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桂东北恭城盆地的物源变迁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

来源:华南地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1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 言 华南晚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的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岩浆事件是最引人关注的地质事件之一(舒良树和周新民, 2002; Li and Li, 2007; 张岳桥等, 2012; Wang et al., 2013)。印支期构造运动结束了

0 引 言

华南晚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的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岩浆事件是最引人关注的地质事件之一(舒良树和周新民, 2002; Li and Li, 2007; 张岳桥等, 2012; Wang et al., 2013)。印支期构造运动结束了华南 晚古生代?早三叠世的海侵历史。中三叠世时期, 华南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并造成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不整合覆盖于中三叠世以前的地层或古老基底岩石之上(图1a; 刘宝珺和许效松, 1994; 刘志丽和童金南, 2001; 舒良树等, 2004)。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式来解释这一大规模盆地抬升?构造?岩浆作用, 主要包括: ①与古特提斯洋闭合有关(Lepvrier et al., 2004, 2008; Zhou et al., 2006; Cai and Zhang, 2009; Shu et al., 2009; Wang et al., 2013); ②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崔盛芹和李锦蓉, 1983; Ren, 1991; Li and Li, 2007; Li et al., 2012b; 褚杨等, 2015)。学者们普遍认同中侏罗世(燕山期早期)以来, 华南东南部发育的大规模盆?岭构造和岩浆作用 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之下俯冲相关(Zhou and Li, 2000; Zhou et al., 2006; Li and Li, 2007; Shu et al., 2009; 舒良树等, 2012; 张岳桥等, 2012; Wang et al., 2013)。因此, 许多学者认为从印支期至燕山早期华南构造体制发生了转变, 即从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变(赵越等, 1994; 王东方, 1995; 舒良树和周新民, 2002)。

(a) 华南东南部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据Pang, 2014)、加里东期花岗岩(据Li et al., 2010)和武夷山古元古代花岗岩(据Yu et al., 2010)分布 以及早侏罗世古地理图(据Li and Li, 2007); (b) 桂东北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分布图(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63, 1969); (c) 恭城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及采样位置图(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63); (d) 桂东北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柱状图(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85, 2006; 江媚等, 2015)。图1 华南东南部区域地质图(a, b, c)和地层柱状图(d)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a, b, c) and stratigraphic columns (d) for the study area

南岭地区是保留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物质与形态记录较多的地段, 是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位置之一(舒良树和周新民, 2002)。近年来, 前人重点对南岭东段赣南?粤北?闽西地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的地层序列、物源特征及盆地类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舒良树和周新民, 2002; 邢光福等, 2002; 邓平等, 2004; 舒良树等, 2006; 王彬等, 2006; Shu et al., 2009; 王果胜等, 2009; 舒良树等, 2011; 舒良树, 2012; Yan et al., 2011; Hu et al., 2012; She et al., 2012; 祖辅平等, 2012; 李武显等, 2013; 杨宗永和何斌, 2013; Pang et al., 2014, 2016; 唐婷婷等, 2014; Hu et al., 2015b)。但较少关注南岭西段桂东北地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盆地的演化规律。桂东北地区位于南岭西段, 是古特提斯与古太平洋构造域交汇部位。该区发育了较好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图1b~d)(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85, 2006; 刘兆生等, 1998), 是研究华南印支期?燕山早期构造运动浅表响应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区内恭城盆地上二叠统?下侏罗统沉积相、岩相学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的系统分析, 获得了恭城盆地的物源特征与变化规律, 从而揭示华南印支?燕山早期古地理变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1 区域地质背景

华南板块由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组成, 扬子板块崆岭等地区发育了太古代(3.2~2.5 Ga)基底结晶岩石(Qiu et al., 2000; 郑永飞和张少兵, 2007), 而华夏板块最古老的结晶岩为浙西?闽北武夷山地区1.75~ 1.9 Ga的花岗质和玄武质岩石(Yu et al., 2010)。新元古代早期(1200~880 Ma), 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沿江山?绍兴?萍乡断裂碰撞拼合形成华南板块; 新元古代中期(850~750 Ma), 华南板块发育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大陆裂谷(Li Z X et al., 2008, 2014); 早古生代(志留纪)华南板块发生了陆内造山事件(加里东期运动、广西运动或武夷?云开运动), 造成武夷?云开地区广泛发育早古生代(>460~420 Ma)侵入岩(Li et al., 2010; Wang et al., 2010; 舒良树, 2012; 张国伟等, 2013)。印支期造山运动是华南中生代重要的构造运动, 其表现为①结束了华南东南部晚古生代?早三叠世的海侵历史, 中三叠世整体抬升; ②造成早三叠世以及更老地层发生褶皱变形, 发育陆内褶皱逆冲推覆带; ③普遍缺失中三叠统沉积, 上三叠统?中侏罗统沉积岩不整合覆盖在下三叠统或更古老地层之上; ④广泛发育270~200 Ma花岗质岩浆活动和局部变质作用(Ren, 1991; 刘宝珺和许效松, 1994; 刘志丽和童金南, 2001; 舒良树和周新民, 2002; Wang et al., 2005; Li et al., 2006; Zhou et al., 2006; Li and Li, 2007; Shu et al., 2009; Wang et al., 2013; 褚杨等, 2015)。桂东北地区位于南岭E-W向成矿带的西段, 是桂东北→湘东南→赣南→闽西南EW向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裂陷区的西段部分(李武显等, 2013)。区内印支期褶皱和断裂构造以SN向为主, 其次为NE-SW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69)。苗儿山?越城岭复合岩体的南西部为典型的印支期成矿花岗岩, 侵入年龄为215~243 Ma(谢晓华等, 2008; 伍静等, 2012; 程顺波等, 2013)。

文章来源:《华南地震》 网址: http://www.hndzzz.cn/qikandaodu/2021/0610/893.html



上一篇:华南销售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
下一篇:玉树新貌

华南地震投稿 | 华南地震编辑部| 华南地震版面费 | 华南地震论文发表 | 华南地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华南地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