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瞭望 |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突出教师教育

来源:华南地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0 08: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 师范性和综合性并不矛盾,要培养高水平师范生,必须有高水平的学科,有坚实的综合性作为基础 深入推进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和体制机制改革,服务粤港澳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

  师范性和综合性并不矛盾,要培养高水平师范生,必须有高水平的学科,有坚实的综合性作为基础

  深入推进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和体制机制改革,服务粤港澳教师人才培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郑天虹

  三个“人”字交叠,这是华南师范大学校徽的主体图案,寓意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所立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的师范类高校,有着八十八年办学历史。1933年,华南师大的前身——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应基础教育师资短缺之急需,于民族危亡中诞生。创办伊始,首任院长、中国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以培养优良师资为己任”,率先在华南地区高举教育救国大旗。

  经过数代华师人建设,华南师大已成为一所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在内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2017年,华南师大进入国家“一流学科”高校建设行列。学校坚持师范底色,同时强调“新师范”特色,积极推动理念、模式、方法、管理层面的创新。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面向‘十四五',学校将围绕‘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引领南方教师教育,助力国家、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创新师范特色,推进综合发展

  《瞭望》:作为全国知名师范类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如何在坚守“师范”底色的同时办出自身特色?

  王恩科:华南师范大学始终把教师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坚守“师范”底色。首先,学校师范生培养体系完备,构建起涵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在内的完整教师教育体系。在校师范生比例超过40%,师范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另外,华南师大形成了师范生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统领全校教师教育工作,学部培训“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师60万余名,成为教育部领航名校长、名教师培养的双基地。

  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明确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师教育顶层设计,实施“新师范”行动计划,创新师范教育特色。

  一是实施“新师范”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构建完善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打造国家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立“政府-高校-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打造职前职后一体、普教职教沟通、校内校外协同、国内国外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推动完善教师教育的专业标准、资格认证和评估体系,着力培养引领教育教学变革和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引领者和教育家。

  二是实施“新师范”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主动响应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深化“互联网+”“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强化基于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研究与应用推广,建设国际领先的教师教育云平台,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智慧学习,努力探索引领未来创新型社会发展的教育学习新形式、教育技术新变革、教师教育新模式。

  三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教师培育工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探索粤港澳合作办学新途径,助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

  《瞭望》:华南师大如何平衡师范类院校与综合型大学这两个角色?

  王恩科:师范性和综合性并不矛盾,要培养高水平师范生,必须有高水平的学科,有坚实的综合性作为基础。学校明确提出建设“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目标,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发扬师范特色,也要注重学校综合性发展,积极推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学校采取的具体举措是:第一,优化学科空间布局。在维持现有校区学科分布特点基础上,按照“石牌校区重点发展教师教育相关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大学城校区重点发展文理基础类学科、南海校区重点发展新工科与交叉学科”的思路,推动三校区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第二,明确重点发展学科类型。实施“强教师教育、厚人文基础、扶新兴特色”的学科发展策略,进一步加大对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视力度,巩固提升人文基础学科的竞争优势,扶持培育一批新兴交叉和特色学科加快发展,构建多学科互补共荣的学科生态系统。

文章来源:《华南地震》 网址: http://www.hndzzz.cn/zonghexinwen/2021/0510/775.html



上一篇:华北黄淮东北等地有大风沙尘天气 贵州江南华南
下一篇:中法文化之春再次回归,21场活动落地华南

华南地震投稿 | 华南地震编辑部| 华南地震版面费 | 华南地震论文发表 | 华南地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华南地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