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广东将在“十四五”期间形成秒级地震预警

来源:华南地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7 12: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闻背景: 广东为何重视地震预警? ?20世纪以来,广东曾发生12次6级以上地震(含2次7级以上地震),是全国14个经历过7级以上地震的省份之一。 ?全省31%的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

新闻背景:

广东为何重视地震预警?

?20世纪以来,广东曾发生12次6级以上地震(含2次7级以上地震),是全国14个经历过7级以上地震的省份之一。

?全省31%的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被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11月29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完成防震减灾现代化试点建设,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广东地震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王力伟介绍,我省正在推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预计2022年完成,该项目可以实现5分钟发布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可为距离震中50公里到200公里的地区,赢得宝贵的4秒到45秒的地震预警避险时间。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年底有望基本完成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发布会上,广东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佩卿介绍,从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构造背景看,我省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危险;从社会财富聚集和人口密集程度看,也存在小震大灾、大震巨灾的风险。

“做好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摸清底数,二是要有效化解地震灾害风险。”孙佩卿说,广东开展了全国首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实施自然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量的66%,年底前有望基本完成。

在此基础上,《规划》充分考虑到满足保障我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布局和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地震安全需要,以及未来五年人财物投入的可能。

《规划》将“十四五”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目标设定为基本摸清全省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存量风险与新生风险影响逐步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对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减轻;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政府、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针对地震灾害风险的特点,《规划》提出具体举措。如,实施特大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建设项目,需开展特大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源调查,地震构造精细化探察,查明地震危险源,进行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详细调查和评估。

此外,还将实施重大工程安全示范建设项目。针对超高层建筑、特大桥梁、梯级航运枢纽、核电设施等大型结构,开展结构振动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运用,评估强震动作用对这些结构的影响。

将实现5分钟发布地震烈度速报信息

《规划》提出,展望2035年,建成具有广东特色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重点突破,基本实现防治精细、监测智能、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智慧防震减灾。

怎样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规划》指出,将加大防震减灾科技协同创新力度,重点在地震监测预警、重大工程结构地震安全诊断、韧性城市建设、海洋地震灾害区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以地震监测预警领域为例,王力伟介绍,广东地震台以快速精准测定地震为目标,在地震监测站网建设、智能地震数据处理软件研制和地震信息社会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数字地震台网信息实时自动处理系统,全国领先,在世界也是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5年,地震预警重点地区灾害性地震发生后首台触发5到7秒发布地震预警信息,5分钟完成地震烈度初报。

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提高震后恢复能力

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加强韧性城市建设以提升城市发展品质。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依靠预防机制和准备能力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十三五”期间,广东持续推进“韧性城乡”计划的实施。“简单概括为三句话:‘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公众搞明白'。”广东省城市地震安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叶秀薇介绍,即搞清楚我们脚底下地壳的结构、对地震易发区建(构)筑物进行抗震性能普查并实施房屋加固工程,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并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叶秀薇提出,此次《规划》的“韧性城市”相关内容有所增加,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如开展特大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源调查,组织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省级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灾害风险分布图和风险区划图等。

文章来源:《华南地震》 网址: http://www.hndzzz.cn/zonghexinwen/2021/1207/1066.html



上一篇:沙坪坝3.2级地震,重庆人让我惊讶的是主城居然
下一篇:没有了

华南地震投稿 | 华南地震编辑部| 华南地震版面费 | 华南地震论文发表 | 华南地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华南地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